0

大版冊為何打折?

最近幾年的大版冊都打折了,就拿2021-2023年為例:

年份

預訂價

市場價

折扣

2021

992.9

870

8.8折

2022

1046

810

7.7折

2023

1214.8

840

6.9折

要說套票打折,有大戶的責任,大戶可以打折預訂,拿貨價就比常人低,再以折扣價放貨,自然打折票滿天飛。而大版冊不可能打折給大戶,畢竟預定量就比較少,好多人想訂還訂不上呢,沒必要打折放貨給大戶呀!那為何這幾年的大版冊都打折了呢?
目前2021-2023都打折了,不過2021年好賴還漲過,發(fā)行后的一年價格幾乎都比面值高,最高時也漲到了2000多,但好景不長,隨著大盤下跌,大版冊也跟著下跌,目前除了2006和個別年份的大版冊外,其他年份都打折了。到了2022和2023年大版冊還未全部到貨就已經(jīng)打折了,尤其是2023年打折的更快,到了今年春節(jié)后,大版冊已經(jīng)降至千元以下,最近更是降至最低800元,目前為840元,6.9折。大版冊竟然打折到如此地步也是大家沒想到的。當然這還不是最低的,2016-2018三年發(fā)行量比較多的年份,目前大版冊折扣分別為4.8折、5.0折和4.9折,是這個板塊的最低價,折扣幅度堪比套票。
雖然大版預訂從2015年開始搖號,但每年也就1000個,數(shù)量很少,中獎率很低,這點量并不能影響預訂總量,況且每年都有一小部分自然減員的量,互相抵消一下,其實也上漲不了多少。據(jù)說大版的預定量為10萬冊,套票預定量至少200萬套,小版70萬左右,這個量其實并不多。打折的根本原因還是郵票發(fā)行量太大所導致。
郵政設定發(fā)行量并不是完全按照剛需,總是會大于剛需,如果行情好一點,發(fā)行量就更多一點,美其名曰滿足社會需求。但實際的需求量有多少呢?就拿2023年為例,預定量含大版總計400萬套,但套票最低發(fā)行量606萬套,除了預訂量,還有首日封、零售、產(chǎn)品冊、庫存等需求,這些需求中除了首日封和零售是固定的,其他的用量從來不公開。首日封和零售也就是20萬套足以,按照最低發(fā)行量606萬計算,還有186萬套剩余,這些主要是用于產(chǎn)品冊,包括零售的年冊,但這些冊子真那么好賣嗎?答案當然是否定的,需要新郵的集郵者早都預定了,誰還會花高價購買這些產(chǎn)品冊和年冊,最終的結果是過了銷售期還會剩下至少100萬套無處打發(fā)。而發(fā)行量更多的套票,最終剩余量也會更多一些。
根據(jù)2006年定下的政策,剩下沒有賣掉的并超過了發(fā)行期的新郵就應該銷毀。但郵政才不會全部銷毀呢,每套銷毀的僅僅是放在郵局零售的部分中沒有賣掉的,零售量每種才十幾萬套,沒有賣掉的更是鳳毛麟角,所以我們看到實際發(fā)行量只比計劃發(fā)行量少了那么幾千到幾萬套不等。要是把半年后沒有賣掉的包括產(chǎn)品冊全部銷毀那就至少在100萬套以上了,郵政可不干了,真銷毀了,市場也不至于這樣!
我們在郵局預訂的套票都是撕成四方連銷售的,想要大版沒門。但各套票剩余的量可都是以大版形式存在的,于是郵局直接裝訂成大版冊向市場傾銷。各地郵商和郵局接貨價自然不是我們的預訂價,要比預訂價低得多,銷售依舊按照市場價來定。但問題是現(xiàn)在集郵人口逐年減少,誰還會花高價買大版冊!十年前除去預訂者的大版冊,起碼市場上還有10萬的需求量,郵政再折騰出個十萬八萬冊也不愁賣。但如今市場需求量可能連2萬冊都不到,郵政還是十萬八萬的整出來,最終怎么可能不打折呢?
不可否認大版冊以前的確輝煌過,小編曾經(jīng)以5000元高價賣過一本2020年的大版冊,現(xiàn)在是不可能了。但郵政的思維依舊停在了五年前,認為大版是稀缺的,是個好東西,人人都想要?上r過境遷,如今無論是大版還是各種短腿都沒有以前那么火爆了,大版冊更是成了雞肋。郵政對大版冊的超發(fā)不是始于2023年,而是幾乎一直都有,只不過原先集郵者比較多,市場需求量確實大,超發(fā)個幾萬冊也無所謂,但如今已經(jīng)今非昔比,即使不超發(fā),就是集郵者面值預訂的這十萬冊都不見得能漲多少,甚至可以說不打折就不錯了,可以參考發(fā)行量6萬的2023年本票冊。
總之,還是郵政太貪婪了,如果發(fā)行量降至剛需,不要妄圖超發(fā)各種大版冊、產(chǎn)品冊、年冊,把些量全部減下去,那這樣一來,套票也不至于打折,大版的行情也能更好。
以上內(nèi)容(包括圖片及視頻)為創(chuàng)作者平臺"快傳號"用戶上傳并發(fā)布,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