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1

郵遍中國 | 悠悠古驛道遺跡今何在?

 

  在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三堡鎮(zhèn)郵電支局院內的微波塔下,橫躺著一個長4.25米、寬0.85米、高0.70米的花崗巖大石槽。聽當?shù)氐睦先藗冋f,三堡鎮(zhèn)是明清時期“兩京”之間的一個軍用驛站,原站址設在鎮(zhèn)東的女媧山下,大約是現(xiàn)在三堡鎮(zhèn)中心小學的校址處,這塊大石槽就是三堡古驛站喂馬用的大馬槽。


2010年,女媧山下古驛站遺址上建起了三堡中心小學,曾經(jīng)的老房子已沒有蹤影


  老人們滔滔不絕地向我們講述起“兩京”古驛道的故事。明代開國時,洪武皇帝朱元璋把國都建在應天府,就是現(xiàn)在的南京市。公元1421年,明成祖朱棣將國都遷至順天府,就是現(xiàn)在的北京市。應天府、順天府由此成了當時全國最興盛的兩大城池,即歷史上的“兩京”。為了方便“兩京”之間官員、物資、文書的交流和傳遞,大明王朝開辟了一條連接“兩京”的水陸通道,稱之為“驛道”。每隔60~80里設一驛站,水驛備船,陸驛則備馬,為來往于“兩京”之間的朝廷官員和驛使服務。


現(xiàn)存三堡鎮(zhèn)郵電支局院內的古驛站大石槽


  徐州古稱彭城,地處蘇、魯、豫、皖四省接壤地區(qū)的中心,素有“五省通衢”之稱,因其交通要沖地位,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。據(jù)史籍記載,徐州還是古汴水與大運河的交會點,因此,“彭城驛”當之無愧成了當時南北“兩京”之間最重要的驛站之一。另外,在當時的徐州府北80里還設有“利國驛”,府南50里還設有“桃山驛”。明弘治年間,為保證軍事及加急文書的迅速傳遞,又增設了軍用驛站,也叫“急遞鋪”!凹边f鋪”每隔10里設一個,因此有“十里一鋪”的說法。久而久之,“鋪”就成了地名,如“三鋪”、“四鋪”等。又因為常被人誤寫作“堡”,于是,“三鋪”、“四鋪”就成了現(xiàn)在的“三堡”、“四堡”。


三堡鎮(zhèn)女媧山


  銅山縣三堡鎮(zhèn)位于江蘇省與安徽省交界地區(qū),是古代彭城通往宿州的必經(jīng)之路,為明清時期“兩京”之間“急遞鋪”之一。解放后,三堡鄉(xiāng)政府為開發(fā)“驛站文化”,陸續(xù)尋訪和搶救了一些古驛站、古驛道的遺跡,包括三堡鎮(zhèn)古驛站的遺址、臺上村古烽火臺的遺址、四堡村的古“燕橋”和位于董山頭村的古井等。


  尋訪中,鄉(xiāng)干部了解到驛站的設施后因戰(zhàn)亂全部被毀,僅留下四個喂馬匹吃草料的石槽。因為這四個大石槽笨重又沒什么用處,解放初一個被村民用作墻基埋在地下,另外三個就散落在荒野,后來因徐州市和宿遷市相繼建設楚漢文化旅游點,即徐州市的戲馬臺和宿遷市的項王故里,散落在野外的三個大石槽被拉走了兩個,還有一個在“破四舊”中被砸碎了,只剩下一個被村民埋在“鍋屋”(徐州農村農家的廚房)墻腳下的大石槽。經(jīng)過當時的徐州市郵電局、三堡鎮(zhèn)支局與村民協(xié)商補償,這個經(jīng)歷了600多年風雨的大石槽終于回到了郵政的懷抱。


1995年5月,三堡鎮(zhèn)政府、三堡郵政支局對石槽進行搶救性保護


  從外觀上看,這個石槽的槽口有4米長、56厘米寬、27厘米深,槽口兩面各鑿有四個栓馬孔,可同時喂養(yǎng)八匹大馬。據(jù)此推算,當時三堡驛站的四個大石槽最多時可以給32位驛使的坐騎喂食草料,可見三堡驛站在“兩京”驛道上也是個規(guī)模較大的“急遞鋪”。


鑿在石槽兩旁的栓馬孔


  從三堡鎮(zhèn)往南5公里,是該鎮(zhèn)的四堡村,在四堡村的灌溝河上,有一座建于明萬歷十八年(公元1590年)的石拱橋,它就是有名的“燕橋”,是明清古驛道南京至北京的必經(jīng)之地。據(jù)記載,燕王朱棣北伐,屯兵扎營于灌溝河旁,當時稱為燕營,后來燕營便成了地名,就是現(xiàn)在的四堡村燕營自然村。明萬歷十八年建此橋時,便以村名命名該橋為“燕橋”。


橫跨四堡村灌溝河上的“燕橋”


  傳說中,“燕橋”有“四個平、四個端,四個蘑菇四個尖,四個石猴把兩邊”,是指當時的橋頭和橋面兩旁建有石護欄,護欄柱頭上分別刻有石猴、石蘑菇等,但現(xiàn)存的“燕橋”橋頭和橋面上那些飾品已蕩然無存了。橋下南面的橋墩上各有一只伏龜,以仰翹的龜首作為分水尖,據(jù)說是防備上游的洪水沖擊橋身。在橋身的金剛墻上,還有兩個石雕龍形吸水獸,瞠目正視河心,寓意能“鎮(zhèn)水”。


“燕橋”金剛墻上的石雕龍形吸水獸和橋墩上的伏龜


  “燕橋”為南北向三孔石拱橋,長30米,寬7米,高4.6米,橋孔采用青石券頂聯(lián)鎖式砌法,以中孔最大,單跨6米,左右兩孔單跨各4米,兩券之間作分水金剛墻以承券腳。傳說建橋時為了加固橋身,在每一塊青石縫里還澆注了鐵汁,以致該橋歷經(jīng)400多年橋身仍保持完好,真正體現(xiàn)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造橋工藝和聰明才智。站在“燕橋”旁凝思遐想,仿佛能看到400多年前古橋上馬來車往的繁忙景象。


  在“燕橋”附近的董山頭村,還有一口保存完好的古井,相傳是供驛道上來往的車馬和驛使飲水用的。據(jù)說該井水質甘冽,即使是大旱年份也從不枯竭。不過現(xiàn)在董山頭的村民們用上了自來水,古井里的水也長久沒有人取用了。


董山頭村村口的古井


  如今,“兩京”古驛道已深深地埋藏在人們的記憶里,取而代之的是新時代的“綠衣使者”和他們高科技的交通工具和通信設備,繼續(xù)馳騁在神州大地。

 

文/圖 謝安吉 劉立明


(內容來源:《郵來友往》雜志編輯部)

以上內容(包括圖片及視頻)為創(chuàng)作者平臺"快傳號"用戶上傳并發(fā)布,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